猫窝:岛主抄书

“学术单干户”有尊严地离去

  著名人文学者王元化5月9日去世。王元化生前出书,从没有任何一本和别人放在一起,也不放到任何集子里。“既不参加合作社,也不参加互助组,我是个单干户。”这正是王元化对待学术的态度

  “稻草人。”5月7日,病榻上的王元化努力想要记起一个人的名字。

  他说了一两个字,旁人无法听清,说了三四遍后,他昏睡过去,又像要积聚力量再说。再度醒后,大家终于听清,他说的是“稻草人”。有人问:“是不是叶圣陶?”他点头称是。

  “帮我记住!”疲惫的老人叮嘱众人。

  也许,这是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,闪过王元化脑海的无数个名字中的一个。这位88岁的学者累了,却依旧清醒。5月9日晚10点40分,王元化在瑞金医院逝世,此前家人拒绝了医生的抢救,王元化在病重阶段曾反复叮嘱:千万不可同意实施创伤性抢救的方案。他想有尊严地离去。

  学术界曾有两种说法:“南王北钱”,指王元化的学术与钱钟书并驾齐驱;“南王北李”,说的是王元化的理性与李慎之的激情代表了知识分子的两种类型。但王元化本人,对这两种说法都不认同。“既不参加合作社,也不参加互助组,我是个单干户。”这正是王元化对待学术的态度。在他看来,思想是无法用派别划分的,派别之分,未免太铁板一块。

  与王元化有十余年交情的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王为松回忆说,王元化生前出书,从没有任何一本和别人放在一起,不放到任何集子里。这都是他本人的意思,“单干户”的本色。

  王元化生于乱世。1922年秋季,年幼的他随母亲入清华园与教授英文的父亲王芳荃相聚,住在清华南园。这个孩子小时玩耍的地方,正是王国维、赵元任、陈寅恪等人伏案的所在。王元化晚年常常提起这些名字,幼年经历对他的影响可见一斑。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看来,正因他从小住在清华,同这些大师做邻居,“这种影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。王元化在这些传统中,成为一个知识贵族、文化贵族,他身上有明显的知识文化高贵感,甚至使他显得不够平民化。”

  王元化无愧于这些从小滋养他的名字。北京大学教授王瑶曾经做过一个选题,把中国现代最有成就的15位古典文学研究者的成果进行总结。在这张时间序列表上,打头的是王国维,结尾的是王元化。

  许多人希望王元化留下一本回忆录,因为他的人生精彩,他的思索深邃。王元化不是没有这个打算,但他并不想按照年代写,而是按照专题写,因为他的生命轨迹,是随着一个个专题研究展开的。上世纪50年代受“胡风案”牵连隔离审查期间,两次精读黑格尔《小逻辑》中译本第一版,在书页、香烟盒等纸片上留下数万字读书笔记;审查结束后,与夫人张可(上海戏剧学院教授)编译文集《莎剧解读》,“他不再相信黑格尔试图概括的那些普遍适用和亘古不变的规律,他更关注具体的和特殊的体验。”经济学家汪丁丁认为王元化生平经历多次反思,后者的经历让他相信,“孤独是可以产生勇气的”。

  从《读文心雕龙》、《读黑格尔》到《读莎士比亚》,晚年王元化一直为他的作品写长序,在他看来,为这些代表他生命阶段的研究作品写上十几篇序后,或许可以结集,那便是他的回忆录,更确切地说,是他的“清园回想录”。“当然,很可惜没有写完,还是缺了很多。”王为松不无遗憾地说。但王元化已经有条不紊地做完了其他想做的事情,“全集出版,有些他不满意的书出版了定本。”从不与他人出丛书的王元化试图在做自己的“清园丛书”,其中包括新星出版社的《读文心雕龙》、《读黑格尔》、上海书店出版社的《读莎士比亚》、上海辞书出版社的《沉思与反思》、东方出版中心的《人物小记》等。
5月7日那一天,学生翁思再去看望王元化。忽醒忽睡的王元化对他说:不要标新立异,想成熟了再讲!

 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,学者钱谷融、徐中玉、钱文忠、许纪霖等都曾前往探望,让他们感触最深的是,即使在身体如此虚弱的情况下,王元化依然如此清醒。

来源:http://www.chinese-thought.org/zttg/005455.htm

This entry was published on 2008/05/13 at 08:00. It’s filed under 岛主抄书 and tagged 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 Follow any comments here with the RSS feed for this post.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