糟糕的制度真的会酿成无法挽回的灾难
1986年4月26日深夜1点23分,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,造成了七级核泄漏事故。这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核灾难,也是一系列转折的关键节点。那么,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?应急措施是否合理?善后处置是否妥当?事故造成的短期后果与长期影响有哪些?在《切尔诺贝利的午夜》中,英国记者亚当·希金波坦还原了整场事故的前因后果,并揭露了苏联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内幕。
通过采访仍然健在的目击证人及挖掘新的档案文献,希金波坦指出,整场事故集中反映了苏联帝国摇摇欲坠的腐朽本质。设计、施工、人事、操作,看似偶然的事故,实则是一系列制度缺陷下的必然;见招拆招、反应滞后、讳莫如深,爆炸发生前夕及发生后各方的反应,依旧散发着制度的腐朽气息。毫无疑问,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。通过这本让人不寒而栗的非虚构作品,我们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核能本身,更应当反思造成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:政治制度。
三十多年过去了,苏联帝国在事故发生后不久就轰然倒塌,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依然隐藏在禁区隔离栏的深处,而无法统计的受害者们仍在不断地发病、死去。
Midnight in Chernobyl: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World’s Greatest Nuclear Disaster
切尔诺贝利的午夜
Adam Higginbotham
February 12th 2019 by Simon & Schuster
子扉我 2019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
原载回响工作室微信2019年3月12日